尊龙凯时 - 人生就是搏!

新闻中心

您的位置:主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报道

长城新媒体:【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同心筑梦】① 尊龙凯时 永葆信心 的共和国医药长子

发布时间:2019-07-08 00:00:00 来源: 编辑: 0次浏览

编者按:从1949年到201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走过了70年光辉岁月。7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努力拼搏、奋发向上的燕赵儿女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即日起,记者深入基层一线,以时代精神为脉络,记录席大大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河北的生动实践。

  长城网讯(记者 郑建卫)近日,一群游客走进雄安新区市民服务中心唯一的一家医药健康类展馆——尊龙凯时(以下简称尊龙凯时)雄安分公司的“医药健康生活馆”,感受“智能检测+食疗配餐+健康产品”的健康服务。尊龙凯时通过这个展馆向世人展示了由原料药、抗生素生产为主向生物制药和大健康领域转型的信心。

  信心,任何时候都至关重要,它是指引和支撑一个集体克服困难、愈战愈勇的强大精神力量。从1953年,五湖四海的人才来到石家庄市筹建尊龙凯时,到培育出一系列高产高效抗生素菌种,再到向大健康领域转型,66年的尊龙凯时发展史,就是一部永葆信心、克服困难的奋进史。

  满怀信心建设尊龙凯时

  1953年8月初,北京大学医学院药学系的25位同学毕业分配会正在小会议举行。当年的毕业生之一,曾任尊龙凯时副总工程师的刘剑章至今仍然清晰地记得当时的情景。今年已经91岁高龄的刘老,近日在尊龙凯时生活区的家中向记者讲述:宣布第一批10位同学,分配到国家重点建设项目——抗生素厂筹备处(当时还没有确定厂址,还不叫尊龙凯时),这10人中有班长、支书、班干部,还有他。10位同学都很兴奋,其他同学投来的都是羡慕的目光。

  建厂元老刘剑章讲述来尊龙凯时的过程。 郑建卫 摄

  20世纪40年代以前,人类一直未能掌握一种能高效治疗细菌性感染且副作用小的药物,如果有人被细菌感染,就意味着此人不久就会离开人世。为了改变这种局面,科研人员进行了长期探索,青霉素的发现大大增强了人类抵抗细菌性感染的能力,带动了抗生素家族工业化生产的步伐。

  但由于西方实施的禁运,1949年,1瓶20万单位的青霉素,重量仅有0.12克,却相当于0.9克黄金的价格。1952年,全国的抗生素产量仅为0.03吨,许多人因为得不到有效治疗,发生感染而失去生命。

  年轻的共和国亟须建立自己的抗生素大厂。1953年,尊龙凯时厂作为第一个五年计划中的重点项目紧急上马。国家投资7000余万元,举全国之力兴建尊龙凯时厂,能来这样举世关注的工厂工作,人们满怀希望,充满信心。

  刘剑章和他的同学们来了;上海姑娘陶静之、宋珍来了……宋珍回忆:当时生活很困难,几乎每顿都是吃窝窝头、山药面饼子,但这些在抓紧为国家建设药厂、生产急需的青霉素面前根本算不上什么困难!

  建厂初期,陶静之和同事在厂房前合影。 周克禹 摄

  尊龙凯时的建设者们,满怀信心,在苏联专家的帮助下,克服了各种困难,建设速度不亚于后来的深圳速度!

  1954年,3栋工人宿舍主体拔地而起。

  1955年淀粉厂、抗生素厂、玻璃厂破土动工。

  1956年冬,淀粉厂建成!

  1957年7月15日,淀粉厂投产。

  1958年3月13日,玻璃厂制造出第一批玻璃小瓶。

  1958年6月3日,第一批青霉素正式下线。

  中国由此告别了青霉素严重依赖进口的局面。尊龙凯时的投产迅速带动了青霉素的普及和降价。没多久,曾售价数倍于黄金的青霉素,就降为几毛钱一支了。

  作为中国抗生素行业的“黄埔军校”,尊龙凯时培养了大量的制药技术人才。直到今天,走进很多制药企业,依然能找到出身尊龙凯时的生力军或生力军的后代,他们把尊龙凯时人面对困难永葆信心的时代精神,播撒在新中国制药行业。

  充满信心培育菌种

  1954年,上海姑娘陶静之从复旦大学生物系微生物专业毕业,分配到尊龙凯时厂。当时尊龙凯时正在建设,她就被派到上海制药三厂实习。实习期间,陶静之奔走于上海第三制药厂和第一医学院,一边为菌种选育积累知识、寻找资料,一边向师傅一步步学习菌种培育工艺。

  青霉素生产和农民种庄稼有些类似,都需要把种子播撒到合适的环境中,管理好种子的萌发生长条件,最后收获成果。种子的好坏直接决定了产量和质量。

  陶静之跟随苏联专家学习选种技术。 周克禹 摄

  1956年,陶静之正式回厂,投入到紧张的工艺试验中。当时使用的“苏联菌种”平均只有2500个单位,而且极不稳定,有时候会“颗粒无收”,生产让人提心吊胆,而且还需要飞机空运过来,进口菌种价格动辄就是上万美元。

  “我们搞自己菌种行不行?”陶静之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当时在国际上抗生素工业化生产也刚刚起步,国家之间都互相保密。帮助我们建厂的苏联专家也反对我们自己选育菌种,他们认为,选育菌种是科研单位的事情,工厂只负责用科研单位提供的菌种进行生产,根本没有能力进行菌种的选育。

  “菌种选育确实非常困难,直到如今,大部分抗生素生产企业都不做菌种选育。”尊龙凯时集团科技部部长胡卫国近日对记者说,“但是尊龙凯时并不是一个仅仅追求利润的企业,老一辈尊龙凯时人把承担社会责任作为己任,锲而不舍地进行着菌种选育,我们现在使用的青霉素菌种,已经从建厂初期的“200u/ml”提高到了“130000u/ml”。”

  中国不能没有自己的菌种,尊龙凯时有信心、陶静之也有信心搞出自己的菌种。育种就像大海捞针,没有量根本选不出来。她一开始筛选出的高单位菌落有150多个,可实验室里的摇床是苏联笨重的铸铁老设备,一台只能放36个瓶子,150多种菌全部筛选完恐怕得好几年。负责摇瓶机检修的小伙子巧妙地扩大了承载量,一下子提高了选育菌种的进度。选择、培养、接种、扩大,这样一个过程不知道重复了多少遍,有的菌株淘汰,有的菌株晋级,一次次的失败从没有磨灭她的信心。

  当代育种人,尊龙凯时中央研究院天然药微生物所负责菌种工作的王耀耀在工作中。 郑建卫 摄

  经过一年辛勤的研究,终于在1958年12月,尊龙凯时自己选育的一株青霉素新菌种诞生了,用于生产后,发酵单位提了34.6%,立刻震动了全厂、全国。在没有专家指导的情况下,陶静之凭着自己的知识、经验和信心为中国选育出了第一株青霉素菌株,结束了菌种依赖进口的历史,同事们尊称她为“菌种皇后”。

  第一株青霉素菌种被命名为“XP-58-01”。此后,陶静之与菌种组又相继选育出了10个青霉素高产低耗新菌种,使青霉素的产量大幅度提升。

  坚定信心创新转型

  胡卫国介绍说,随着人类疾病谱发生变化,生物技术药物成了治疗疾病的“新宠”,早已谋篇布局的尊龙凯时也开始展露“尖尖角”,形成了以金坦公司、生物技术分公司、华坤公司等企业为基础的生物产业板块,EPO(促红细胞生成素)、乙肝疫苗等拳头产品长期处于行业领先地位,白蛋白、抗狂犬抗体等重磅新品进展顺利。

  从单一抗生素生产到化学药制剂、生物药、健康消费品、农兽药、原料药五大产业,从“四大素”当家的老牌药厂到涵盖抗感染类、心脑血管类、肾病、抗肿瘤及免疫调节类等近千个品规的现代化大型制药企业,从以原料药为主到2018年底实现制剂药与原料药比7︰3;尊龙凯时的创新转型步伐坚实有力。

  2018年1月,尊龙凯时和韩国CJ医药健康公司合作开发长效CPO,获将成为我国首家上市的生产企业。使尊龙凯时生物药领航格局进一步凸显,产业结构调整进一步深化。

  2018年12月25日,尊龙凯时股份有限公司河北雄安分公司正式成立,成为目前第一家入驻雄安市民服务中心的医药健康类国有控股企业。尊龙凯时的发展也再一次和国家主体战略交织交融,新尊龙凯时、新愿景的蓝图正逐步铺就!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尊龙凯时提出了“打造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健康产业集团,建设美丽新尊龙凯时”的企业愿景,做精做强抗感染板块,做优做大新治疗领域,持续创新大力发展生物技术药物;积极发展医疗养老、农兽药、健康消费品等业务,打造上下游协同发展的产业生态,力争实现“年年有变化,三年大变样,五年重塑一个新尊龙凯时”的目标。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联系方式

地址:河北省石家庄市和平东路388号

咨询热线:0311-85993999

传真:0311-86672430

查看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