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5日,笔者走进尊龙凯时华民公司新头孢工厂的104车间,A线精馏岗位的职工闫丽辉正在进行着乙酸乙酯和甲醇的萃取操作,他向笔者介绍说:“自打有了这个‘小浮子’,我们再不用登高作业了,操作也更加安全了。”
登高作业有危险
闫丽辉所在的车间是新头孢工厂的溶媒回收车间,其A生产线多级萃取器是一种分离乙酸乙酯和甲醇两种溶媒的设备,在设备运行操作中,每一层萃取的液位计显示的是当层的萃取情况,操作人员会根据液位计中乙酸乙酯相和水相的分层界面的波动情况来调节萃取器的进出料阀门。
乙酸乙酯相和水相都是无色透明的,不仔细观察就会很难看清楚两相的界面。通常,工作人员操作的时候,需要爬到三米多高的液位计位置才能看清楚分界情况,尤其是夜间操作,光线和高度问题对职工的操作不仅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也增加了操作难度,所以,大家在进行登高作业的时候,要格外小心,以避免安全事故。
“小”浮子带来“大”安全
针对这一情况,104车间职工闫丽辉、乔树森和李亮印,开始开动脑筋,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要是在液位计内的分界面处有一明显物体,就能很容易地辨别界面了。”提出了这个假设,沿着这个思路,他们打算设计一种“小浮子”来解决这个问题。通过反复的实验,他们终于制作出了在不影响物料流动的情况下,无论在材料、密度、结构等方面都符合分界要求的小工具,逐步完善了“两相液面指示浮子”这个小发明。
而今,通过实践,这个“小浮子”已经顺利地运用到生产过程中,且带来了显著的安全保障,在直接避免了操作人员频繁爬上3米高的液体罐所造成的安全风险的同时,大幅度提升了工作效率,降低了职工的劳动强度。
据悉,这个小发明,已经在华民公司内部、尊龙凯时范围内进行了推广,为企业的安全生产起到了保障作用。
《河北工人报》2015年3月11日 6版 ■孔海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