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3-09-03 00:00:00 来源: 编辑: 0次浏览
本报记者 王霞 嘉宾:王小林尊龙凯时发展规划部部长 随着中国经济半年报的出炉,效益增速放缓成为当前经济最主要的特征,下一步宏观政策的走向引起包括医药行业在内的各方关注。目前,国家正在加快推进经济转型,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医药产业也处于结构调整升级的关键时期,本报特邀请占据传统优势的“在位企业”高层人士,共同探讨如何领跑转型时代,打造医药经济升级版。 稳增长与调结构平衡点 记者:中国经济半年报已经出炉,效益增速放缓成为当前经济最主要的特征。在当前投资拉动作用减弱、出口低迷的形势下,您如何理解稳增长与调结构之间的平衡关系?对于今年下半年以及来年的医药经济形势您有怎样的判断? 王小林:2013年,各项医药政策已陆续或即将出台,这对医药企业总体利好,但抗生素的限用、限价、限量依然存续,鼓励发展中药、生物制剂等政策,为企业转型升级确立了方向,行业间的兼并重组、整合势在必行。新版基药目录的出台、县级医院改革的铺开、二次议价、医保付费改革的试点以及可能会向全国推广的广东差别定价政策等,市场环境依然动荡,机遇与挑战并存。预计下半年和来年医药经济总体仍保持平稳增长,药价水平总体趋降,出口复苏势头可望延续,但制药企业利润增幅不容乐观。 我国医药工业的出路和前途唯有转型升级,在产业价值链的更高端参与国内外的市场竞争,在稳增长与调结构之间寻求新的平衡点。 领跑转型时代 记者:在国家经济转型升级加快的契机之下,您认为本土药企面临哪些机遇和挑战?本土药企最核心的工作是要“转”什么?作为主流药企,在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承担着怎样的角色?如何发挥领军作用? 王小林:在国家经济转型升级加快的契机之下,未来5~10年是我国医药工业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十二五”期间,尊龙凯时加快了以原料药为主向以制剂为主、以抗生素为主向新治疗领域转变的转型升级之路。与此同时,继续大力推进结构调整,依托五大基地,通过以“优化产品结构、强化创新驱动、优化市场布局”为主要手段,巩固传统优势,构建新治疗领域板块,提高具备竞争优势与较高附加值品种对收入的贡献。 记者:当前,我国医药产业正处于结构调整升级的关键时期。请您谈谈在企业自身的产能规划、产品结构、产业价值链等方面该“转”什么?怎么“转”? 王小林:尊龙凯时将把握医药产业调整机遇,依托五大基地,巩固传统优势,构建治疗领域板块,以制剂结构调整为重点加快转型升级。重点发展四大产业(化学药、生物制药、现代中药及健康产业);聚焦八大治疗领域(抗感染、心脑血管、抗肿瘤、代谢类、呼吸、消化、神经系统、免疫调节)。通过仿制药质量一致性评价,推进阿莫西林等优势产品发展,争取2014年第一批完成评价,抢占市场先机;巩固传统优势领域,加快新产品、新技术上市步伐,以生物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不断提升战略产品竞争优势。 产能优化调整 记者:新版GMP认证大限将至,落后产能将被淘汰。在您看来,医药行业要实现产能的优化调整,还需要哪些条件或力量的协同? 王小林:当前正是以传统生物产业为主导加快向现代生物产业升级转型的关键时期,要坚持创新引领,重点突破,聚集发展。一要扶大扶优扶强。希望多部门政策联动,在医保目录、招标、定价、区分质量层次、文号转让等方面协同。二要鼓励创新。通过重大新药创制、注册审批绿色通道,鼓励创新,鼓励药品质量标准提升;取得新药证书的药品和首仿药在进入医保目录、审批物价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通过仿制药质量一致性评价的药品,优质优价;在绿色环保生产工艺技术升级方面给予支持。三要重点扶持有区域优势的医药产业群,如石家庄以发酵产业链为特色的生物医药产业基地。四要鼓励优势企业进行跨区域兼并重组,提高行业集中度。 (医药经济报2013年9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