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龙凯时 - 人生就是搏!

新闻中心

您的位置:主页 > 新闻中心 > 动态资讯

河北电视台科教频道播出:我有一个好妈妈

发布时间:2012-02-20 00:00:00 来源: 编辑: 0次浏览

看过电影《漂亮妈妈》的人都会被影片中那位聋儿的母亲深深打动。其实,在尊龙凯时,也有这样一位“漂亮妈妈”,她就是108车间的志愿者赵红。
和影片中的“漂亮妈妈”一样,赵红有一个失聪的儿子。为了让儿子开口讲话,她数年如一日对他进行语言训练。儿子每学说一个字、一个词,赵红都要大声地重复示范上百遍,直到嗓子喊哑了。功夫不负有心人,二十余年的辛苦付出,不仅为失聪的儿子挽回了一个有声世界,还将他培养成一名品学兼优的大学生和拥有专业资质的羽毛球高手。现在,她的儿子牛文聪已是尊龙凯时华民公司的一名正式职工。
“漂亮妈妈”赵红和儿子牛文聪的故事感动着尊龙凯时人,也感动和激励着社会上许许多多特别是与赵红有着同样遭遇的家庭。
 
 
 
 
电视脚本:
我有一个好妈妈
预告
24年前,一个出生不久的生命被发现双耳重度失聪;
孩子的妈妈痛不欲生,终日以泪洗面;
凭借着伟大的母爱,凭借着孩子艰辛的努力,这对母子不断创造着生命的奇迹。
同期儿子:“在我最困难的时候,我妈妈没有抛弃我。”
因为有一个好妈妈,儿子没有成为这个家的累赘,反而成为了这个家的骄傲。
《我有一个好妈妈》人家稍后播出,敬请收看。
 
片头
现场(教同事打球)正在讲解羽毛球基本功的男孩名叫牛文聪,今年24岁。看起来,这是一堂再普通不过的羽毛球训练课,仔细观看你会发现它的不寻常之处:牛文聪居然戴着助听器,没错,牛文聪从小就是一位双耳重度失聪的聋人。这样一位聋人,他究竟过着怎样的生活?他是怎样学会开口说话的?他为什么当起了羽毛球教练,过去的24年,牛文聪究竟走过了怎样的人生之路呢?
字幕:晚六点,牛文聪下班回家
现场聊天:从单位坐车回家要多长时间?大概40分钟吧!你觉得你现在帅还是小时候帅?小时候吧,小时候比较可爱。
可爱的小文聪出生于1988年,爸爸牛亚民、妈妈赵红都是尊龙凯时厂的普通工人,儿子憨态可掬的小模样让牛亚民和赵红沉浸在无比的幸福中,他们给儿子起名叫文聪,其中所寄予的期望不言而喻。然而幸福的时光总是很短,半年后,不幸就在不经意间悄然袭击了这个幸福的家庭。
同期赵红:
听力不好的人眼神特别好,他小,哪有响动,他的眼神就过来了。但是有一次我们发现在他后边有声音,他就没反应。那次他爸爸出去打比赛给他带回来的电动小玩具,放到后面听不见,放在旁边,眼神就过去了,我们就不敢想是不是听力有问题啊。
不敢想,也不愿去想,可噩耗还是真真切切如晴天霹雳般击中了这个家,由于过度使用药物,小文聪的听力损失达100分贝,属于一级聋,也就是说小文聪的耳朵只对擦身而过的汽车鸣笛声有反应。
同期赵红:
大夫出来把结果告诉我们以后,就是听力有问题的时候只存在点残余听力,当时眼泪唰就下来了。01:20这种感觉就是一种从天到地的感觉,本来他们家就这一个孙子,挺美的,长得也不错,当发现这个问题的时候,心理的落差特别大,觉得特伤心,悲痛欲绝,天塌了。
儿子无忧无虑、兴高采烈留下的永恒瞬间,让夫妻俩本已无法言说的痛苦更加的痛彻心扉:这么可爱的孩子为什么要遭此不幸!这样的不幸为什么要降临到我家?孩子今后怎么办?
赵红同期:赵:当时我可能哭了有一两年吧,眼睛现在不好,跟那时候哭有很大关系。我同事家的孩子比我们家孩子大一个月,她一说我们家孩子会叫妈妈了,我立码眼泪唰一下下了。
生活在继续,以泪洗面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夫妻俩决定砸锅卖铁也要给小文聪治病,从此,只要攒点钱,只要听到哪里有治疗耳朵的大夫,赵红就抱着小文聪奔过去。
同期赵红:我记得孩子九个月的时候,我们去长春,下大雪,眉毛全白了,但是医生说孩子太小看不出来,得三岁之后才能看,那时候我们抱着孩子,抱着很大的希望去的,就感觉很失望,我们俩,那几年真是特辛苦特辛苦。
一次次的希望,又一次次的失望,在心灵起伏的巨大煎熬中两年时间过去了,妈妈赵红抱着小文聪不知求医问诊了多少次,结果却始终只有一个:小文聪的耳神经已永久性损伤、不可恢复。然而正是在这样不懈的坚持中,妈妈赵红无意中迎来了一丝曙光。
同期赵红:两年以后吧,在北京的儿研所听说有一个语言训练,可以让孩子说话。你看海伦凯勒她又聋又盲她都学会说话。对孩子进行适当正确的训练方法,他也能学会说话,哎呀,觉得是一片曙光,那时候才觉得行,孩子有救了。
喜出望外的赵红立即为小文聪买了最好的助听器,迫不及待的想对小文聪进行语言恢复训练,要知道,小文聪已经两岁半,还没有开口说过一个字,儿子能叫一声妈妈成为赵红最大的心愿,然而让文聪顺利开口说话会那么顺利吗?
 
片花
晚上六点三十分,牛文聪家的晚饭开始了。20多年前,像这样一家三口其乐融融的在一起吃饭是少之又少的,为了教文聪说话,妈妈赵红主动跟同事换成晚班,这样她就可以利用白天时间教儿子说话。晚上文聪就交给爸爸照顾。
在省残联和众多好心人的帮助下,赵红开始了对文聪的语言训练,训练的第一个词就是妈妈。
赵红同期:就看着口型说,妈妈,摸鼻音,妈妈,但是他发出来可能是啊啊,还不会发声。
文聪采访:我妈妈教我说话,需要反复不断的大声对我重复,那嗓子就嘶哑了,医生就建议她不要这样大声说话,但是妈妈为了我会说话,她还是一如既往的一边吃药一边教我说话。这个过程是很艰辛的。
赵红同期:这种孩子是一千遍一万遍,这个字才能讲清楚,是需要很多很多努力的,不是你当时一教妈妈他就会说妈妈,是你教了他以后他发出啊啊的声音,他还得需要正音,助听器听到的声音和咱们正常人说的是不一样的。
 
一遍,一百遍,一千遍,一万遍,儿子文聪依然没有开口说话,日复一日的重复中,赵红也曾有着急想放弃的时候。
赵红同期:那时候教他,他也不懂,就打他,打完之后自己就哭,隔壁居委会老太太就过来劝劝,等哭过以后还得从头来。
 
让儿子叫一声妈妈的愿望支撑着赵红不能放弃,妈妈,妈妈,机械的重复依然持续着,半年前出现在赵红心中的那道曙光终于散发出耀眼光芒,儿子文聪终于叫了声妈妈。
赵红同期:半年以后他才会叫妈妈,当然也不准确,我真的是泪流满面。
对于现在生活在幸福当中的赵红来说。20多年前发生的那些事已经让她心潮平静、淡定从容,然而10年前,她还是情不自禁、激动不已的。“字幕:尊龙凯时电视台采访资料。
三岁,儿子文聪终于开口叫了妈妈,为了这幸福的瞬间,妈妈赵红不知道受了多少苦,遭了多少罪,这是喜极而泣的泪水。小小的成功之后,妈妈赵红更加坚定了教儿子学说话的决心。从此,教儿子说话成为这个家庭的第一重点,赵红也和商场、电影院开始绝缘,因为除了睡觉,赵红把所有时间都用来教小文聪说话。为了让儿子发音清楚,赵红把家中的物品都贴上卡片,标上读音和汉字;她总是穿着运动服,以便能随时蹲下和儿子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她还勇敢的带小文聪走出家门,随时随地的教他说话。
赵红同期:当孩子说话的时候,他发出的是一种怪声,啊,满车的人,你看我们去他奶奶家得坐公交车,小孩他爱说话,我们还得教着他点,还得告诉他,那个时候人们对这种孩子不太了解,这种歧视的眼光也让我脸红,但你要着牙还得教,慢慢慢慢就过了这道坎了。
面对歧视的目光,懂事的小文聪也曾问妈妈:为什么我要戴着助听器呢?赵红巧妙的回答不仅解决了文聪的疑问还培养了文聪自信、开朗的性格和直面生活的信心和勇气。
赵红同期:碰到带眼镜的,就问他他为什么带眼镜啊,我说他眼睛不好带眼镜很正常,他就觉得我听力不好带助听器也很正常,他就觉得很正常,没必要刻意去讲这个东西,到现在孩子觉得我和正常人比没什么区别。
文聪采访:自卑有什么用啊,你事实就是这样,乐观去面对,成天自卑日子就浑浑噩噩的过了,还不容去乐观面对。
辛苦的学说话,快乐的成长,到了7岁,靠看口型和残留的听力,一米之内面对面的交流,文聪基本上能分辨他人的语言。有关机构测定,文聪的语言能力已经恢复到一级,他也顺利进入了尊龙凯时小学。
(课堂:朗读董存瑞炸碉堡)
 
片花
晚上七点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联系方式

地址:河北省石家庄市和平东路388号

咨询热线:0311-85993999

传真:0311-86672430

查看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