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1-10-31 00:00:00 来源: 编辑: 0次浏览
作为尊龙凯时跨越式发展的又一力作,新制剂项目的建设离不开那些勇于攻坚、甘于奉献的企业精兵,正是在他们夜以继日的努力奋斗之下,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高端制剂平台即将建成。在项目将要落成之际,记者深入现场,探访项目建设中的典型人物,为大家揭开这项宏伟工程幕后的故事。 人物1:李晓斌 新制剂项目口服组大组长 新制剂项目组成立之初,原制剂分厂生产一部经理李晓斌凭借出色的业务能力成为入围项目组的成员之一,参与项目可研性报告研究、技术性资料分析等工作。从去年3月份进组到今年11月份项目即将落成,平均600多个日夜,7100多个小时,李晓斌始终坚守在工程第一线。 正值尊龙凯时转型升级、跨越发展的关键时期,能够参与到意义重大的新项目建设中来,李晓斌坦言,深感荣誉与压力。国际一流的设备厂房,为他搭建了一个发挥所长、释放自我的优质平台,其工作热情也因此而高涨。但同时李晓斌也感受到前所未有的紧迫感。这种紧迫感源于他对自身工作的严格要求。“如果说以前的工作压力是以月来计算的话,那么,进入新制剂项目组以来,我的工作压力要以天来计算。”从进入项目组的第一天起,李晓斌的大脑一刻也停不下来。工艺布局达到何种标准,基础条件是否能按时到位,新近设备安装是否符合要求,联机调试、单机试车的时间安排……每一个环节他都要亲力亲为。 为了保证自己所辖部门的工作效率,李晓斌立下了“不讲理由,只要结果”的工作原则。施工队工作倦怠了,他会主动开导,化解大家的不良情绪 车间设备进入安装期,他要提前一个月与厂家取得联系,并做好各种安装前的准备工作 工程中一旦出现各种问题他都会主动与其他部门进行沟通。 顾大家,舍小家。平日繁忙的工作让李晓斌放在家庭的精力很少。由于爱人在外地求学,自己工作繁忙,刚满3岁的孩子只能托付给年迈的父母代为照料。纵是孩子生病,也不能陪伴……每每想起这些李晓斌都心怀愧疚。而看到新制剂项目开工在即,自己长期的努力即将收获果实的时候,李晓斌的心里便宽慰了许多。 人物2:林浩 新制剂项目厂区绿化、内装负责人 走进新制剂项目,从首先映入眼帘的现代化的厂区风格设计,到一块玻璃板的设计安装,到处都渗透着精细化的施工理念。而这项精品工程的“形象策划师”林浩是位年轻而独具思想性的尊龙凯时新生代代表。 27岁的林浩虽然年纪轻,但却有着承接重大工程的丰富实践经验。从新头孢工程到新制剂项目,从厂区的绿化、外装到厂房的布局、内装,与国际接轨的现代化厂区经这位年轻的“企业形象设计师”之手而熠熠生辉。 谈及目前的工作状态时,他用“习惯”二字加以概括。习惯了没有节假日的紧张工作状态 习惯了用一种坦然而坚定的心态去面对每一次困难和挑战。在工期短、任务重的条件下,工程进展中难免会遇到各种麻烦,而他们凭借义无反顾、勇于攻坚的精神打破了一个又一个困难屏障。新制剂具有标志性建筑风格的研发大楼玻璃幕墙,选用流行的玻璃材质搭建而成,无论在视觉效果还是实用性方面都经得起考究。然而由于所需材料市场紧俏,供不应求,工程一度进入了停滞边缘。在这种危急情况下,林浩亲自跑厂家,四处筹集玻璃原材料,用了不到20天的时间,使货源问题得到了解决。 在有限的时间内打造精品是林浩对自己工作的一项硬性指标。据林浩介绍,此次研发大楼中厅的采光顶设计,可称之为整个新制剂项目的一大技术难点, 目前在河北范围内采用钢结构采光顶设计的楼宇寥寥可数。由于工艺难度大,尚无可借鉴的成功经验,在科学审慎,敢于超越的创新精神的鼓舞下,林浩积极想办法,引进国内顶级玻璃幕设计专家的设计思路和专业处理办法,最终把概念设计的思路得以具体实施,成为新制剂楼宇景观的一大亮点。 人物3:王琳 新制剂项目质量组组长 2011年3月,寒意犹存,此时,王琳随项目组正式进驻工地临建开始现场办公。由于人员少,工期紧,每个人都承担着多项工作。作为组长,她更是一边要处理施工现场问题,一边组织质量体系建设,审核大量文件,多项工作交叉推进。从进入项目组以来王琳的脑海中再也没有周末休息的概念,日子在忙碌中一天天的过去。忙而不乱,虽然手上总有处理不完的各种事情,但“久经考验”的王琳从未被繁杂的工作所压垮,而是把每个环节处理得井井有条。 以“精、细、严”著称的新制剂项目从设计、施工到投产严格遵循新版GMP和美国cGMP、EUGMP 的要求。为了保证工程的设计融入新版GMP理念,作为质量“把关人”的王琳在项目建设初期便投入了很大精力。为了保证整个质量体系达到高标准,在领导的支持下,她们还引入专业验证咨询团队,请国外GMP专家对项目设计实施阶段性审核。厂房设计、单体设备选型都有质量组的参与。从URS(客户需求)到工厂验收再到设备的现场安装确认,每一个环节质量组都要进行全程跟踪审核,所有的活动都形成文档。 质量管理体系的建设对制药企业至关重要,需要全体人员的参与。 为了提高全体人员的质量意识,借鉴头孢项目的经验,在紧张的施工期,质量组定期组织培训,内容从新版GMP条款到施工中的注意事项等。他们还特别邀请有洁净厂房施工经验的专家进行现场讲解施工的质量控制,目的是保证厂房、设施达国际一流水准。 进入十月份,新制剂工程迎来全面冲刺阶段。由王琳负责的质量组前期工作收到一定成效,研发大楼进入工程收尾阶段,部分实验室已具备相应的检测功能。项目质量组的工作重心也逐渐由工程期转向运营管理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