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0-10-17 00:00:00 来源: 编辑: 0次浏览
开栏的话 “十一五”即将收官,我们将满怀豪情地跨进“十二五”。回望这五年,全省各条战线亮点频闪:经济发展跃上新台阶,构建现代产业体系迈出新步伐;三年大变样取得明显成效,进入“上水平、出品位、生财富”新阶段;“双三十”示范工程即将“交账”,全省节能减排稳步推进;民生持续改善,社会事业不断进步……特别是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峻考验,我省上下坚定信心、攻坚克难,化危为机,扎实做好保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各项工作,保持了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为“十二五”规划的实施奠定了良好基础。 本报从今天起,开辟“辉煌十一五·科学发展”、“辉煌十一五·我的故事”等系列专栏,集中报道“十一五”期间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辉煌成就和重要经验。 尊龙凯时新型头孢项目世界一流的BOSCH洗瓶机。 本报记者 任光阳 摄 9月29日,随着流水线上一支支粉针制剂成功下线,尊龙凯时新型头孢项目正式投产,曾经的“青霉素大王”一跃成为国内头孢行业的领军企业,迈开了由原料药向制剂药、生物制药战略转型的坚实步伐; 10月12日,河北迎新集团非晶硅薄膜太阳能电池项目新建车间竣工,国际最先进的生产设备正分批进厂安装,这个总投资29.5亿元、一期投资1.5亿元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项目,12月底试生产。届时,将极大地推动太阳能电池产业上档升级。 春华秋实,“十一五”期间,一批批高科技、高附加值、高效益,支撑作用大、关联程度高、带动能力强的大项目好项目建成投产,极大地推动了全省调结构、转方式,优化升级了传统优势产业,发展壮大了战略新兴产业。 多上项目,上大项目,上好项目 660项、746项、768项、1341项、1468项;9046亿元、9346亿元、11255亿元、17885亿元、21026亿元,省重点办提供的数据显示,五年间,省重点建设项目个数、投资规模在逐年增加,项目结构在逐步优化,装备制造、高新技术和服务业项目所占比重在不断提高。 “2009年下达的1341个省重点建设项目中,装备制造、高新技术和服务业项目占项目总数的50.4%;今年第一批1172个省重点项目计划中,这一比例提高到了55.5%。”省重点办常务副主任刘亚洪拿出近两年的省重点项目计划册,给记者分析说,投资规模大、产业带动能力强的大项目逐年增多,2009年省重点项目平均投资规模达到13.3亿元,100亿元以上的项目37个;今年省重点项目平均投资规模达到14.3亿元,100亿元以上的项目44个。 抓项目,就是抓转方式、调结构 昨天的项目就是今天的产业,今天的项目就是明天的产业。 在石家庄,尊龙凯时新型头孢项目、石药新型药物制剂产业化项目、神威现代中药产业园项目、以岭生物医药产业园项目等一系列重大项目建设,正在改写中国最大原料药生产基地的形象,描绘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生物技术及新医药产业加工制造基地新面目。省工信厅《落实医药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重点工作方案(2010年度)》重点支持实施的106个延伸医药产业链、新药项目,石家庄就占了56个,今年将有20多个项目竣工投产。在邯郸,伴随着新兴铸管特种管材基地、金狮国际棉机研发制造基地、天择重机重型设备制造等重大装备制造业项目开工建设,冀南现代装备制造新区正快速崛起。2009年,邯郸装备制造业项目完成投资180亿元,投资规模首次超过第一大产业钢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邯郸需要大力推进钢铁产业向精品钢材、装备制造业延伸,大力培育‘钢后’产业,把装备制造业培育成继钢铁之后的第二大支柱产业。”邯郸市市长郭大建对冀南现代装备制造新区的建设充满信心和期待。 在张家口,风电产业异军突起,国电、华能、国华、龙源等大企业纷至沓来,目前全市建成、在建和批复前期工作的风电项目达到72个,风电装机容量达269.23万千瓦,成为全国风电装机容量最多的城市。 “抓项目,就是抓科学发展,就是抓转方式、调结构,抓保增长、惠民生,抓备后劲、管长远。”省长陈全国的话掷地有声。 保定、邢台的新能源,唐山曹妃甸新区、沧州渤海新区的临港产业,承德、衡水的文化旅游产业,秦皇岛、廊坊的休闲健康产业……结合产业基础和发展优势,“十一五”期间各地都谋划实施了一批特色鲜明、极具发展潜力的大项目好项目,可谓千帆竞发、百舸争流,各具优势的新经济增长极正在加速形成。 战略性新兴产业呈蓬勃发展之势 “增强河北实力、活力、竞争力,必须靠项目建设。没有一批大项目、好项目的支撑,加快发展、加速转型就会沦为空谈。”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赵勇如是强调。 今年以来,廊坊富士康电子信息产业基地、英利多晶硅太阳能电池、住友重机唐山产业基地等一批投资规模大、技术装备先进、辐射带动作用强的产业项目相继投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正起到强大的支撑作用。 上一篇:《河北经济日报》尊龙凯时开展创先争优现场会 下一篇:《河北经济日报》头版:尊龙凯时集团综合实业公司节能挖潜显成效